磁湖之畔,一座形似彎月的長橋橫臥碧波之上。這座名為明月橋的跨湖大橋,自2024年12月31日正式通車以來,不僅實現團城山片區與磁湖南岸城市組團快速聯接,更化身為城市華麗蛻變的生動見證與嶄新地標。
春節期間,記者實地探訪,與返鄉務工人員、學生及市民交流,聆聽他們講述明月橋通車后,為日常生活帶來的新變化與美好體驗。
回家的路更近了
“以前回家得繞行磁湖路,有時還會碰到堵車,而現在,一腳油門就能過湖!”外出務工人員程沿海在談及新建的明月橋時,難掩內心的激動。他老家位于西塞山區河口鎮,每周需往返城區與老家。
如今,明月橋通車后,通行時間大大減少,“路況好、不堵車,從我家明秀山莊出發,只要5分鐘就能輕松過橋。”程沿海說。
對程沿海而言,這座橋不僅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連接親情的紐帶。“以前看病或者送東西過去,總是擔心路上堵車會耽誤事。現在一腳油門就能直達,心里真是踏實多了。”他感慨道,“橋通了,感覺與老家的距離也拉近了許多。”
游子重識家鄉
天津大學研二學生衛怡真在今年寒假返回家鄉時,駕車穿越明月橋,不禁驚嘆:“這座雙向四車道的大橋,沿途風景如畫,我的家鄉竟有了大都市的風范!”
明月橋全長約1.5公里,其中跨湖段長達0.85公里。她回憶,此前從李家坊立交繞行,耗時長,如今駕車通過這座大橋,僅需1分鐘,“這不僅極大地提升了通勤效率,也讓整個城市的空間感變得更加開闊。”
橋畔綠樹成蔭,花草繁茂,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新建的步道鋪設得十分精致,成為市民休閑漫步的好去處。漫步其間,衛怡真深刻感受到這座大橋不僅為家鄉帶來了交通上的便利,更提升了整個城市的生活品質。
明月橋的建成讓衛怡真對家鄉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以前總是向往大城市,但現在看到黃石現代化的交通設施和文旅發展潛力,未來就業時我或許會優先考慮家鄉。”她笑著說,“這座橋,不僅連接了兩岸,更連起了我對家鄉的深深歸屬感。”
吸引市民前來打卡
“我以前上學,得劃船過湖。”家住明秀山莊的張小平是土生土長的黃石人,她曾在磁湖南岸的黃石三中就讀,深受“隔湖相望”之苦。“建橋是幾代人的夙愿,如今終于實現了”。
在張小平看來,明月橋不僅僅是一項交通工程,更是一項民生工程。“橋通了,物流也快了,周邊的商鋪也變得熱鬧起來。”
站在橋上遠眺,山巒連綿起伏,郁郁蔥蔥;城市建筑鱗次櫛比,錯落有致。
科爾山社區工作者喬宇艷指著橋畔新建的步道介紹:“這里已經成為了市民散步、拍照的熱門地點,甚至還吸引了其他區的市民前來打卡。”
夜幕降臨,遠處山巒被夜色染成黛青色,與大橋雄偉的身姿相映成趣。為實現湖山相映、城景交融的美好愿景,大橋采用了“17孔葵花拱橋”的設計方案,建成后與湖面景觀和諧相融,盡顯輕巧、通透、靈動的曲線之美。
一位市民不禁感嘆道:“橋通了,心也寬了,黃石的未來更加光明了。”(記者 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