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暢談
2月3日,農歷正月初六,冬日的寒意尚未完全消散,陽新縣王英鎮新街村大塘熊灣的祠堂內卻暖意融融。一場以“圍爐話發展 聚議謀振興”為主題的座談會在這里舉行。
一個火堆、幾排板凳、幾杯清茶,王英鎮黨委書記孔祥鵬、新街村“兩委”干部、灣組組長與鄉賢代表圍坐一堂,氣氛融洽而熱烈。
孔祥鵬首先開腔:“今天我們聚在一起,主要是想聽聽大家對我們鎮、村進一步搞好和美鄉村建設,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大家踴躍發言,共同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
話音剛落,新街村大塘熊灣村民熊明禮便接過話頭:“書記,G351國道施工把進水渠蓋住了,導致我們現在沒水用,這個問題麻煩書記解決一下!”
孔祥鵬聽完當即拍板:“可以用水泥筒重新引水,這個馬上落實!”干脆的答復引得現場一陣叫好。
“去年9月到現在,我們灣子的和美鄉村建設已經完成了80%,但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大家共同參與。捐工、捐錢、捐地基,已經有20多人捐工、16人共捐了4.2萬元,4人捐了2畝地基,用于支持家鄉建設。”新街村大塘熊組組長熊啟勝說道。
“新街村的發展離不開黨員和群眾的共同努力。”新街村村支書馮勝利笑著說,鎮里為村里搭建了平臺,但未來的路要靠自己走,不能等靠要,要主動作為,把每件事情做實做好。
緊接著,陽新縣農業農村局老黨員、退休高級農技師馮光祥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兩年家鄉的變化確實很大,房前屋后硬化了,自來水也通上了,解決了一千多口人的飲水問題。但我認為,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對于產業我之前有過調研,比如,在產業調整方面,我們可以嘗試‘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利用山地資源種植中藥材如黃精、天麻等,另一方面推廣高產土豆種植,并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帶動群眾增收。”
“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1月9日國和片舉辦的‘九村文藝同臺村晚’值得點贊,通過跨村文化聯演推動楹聯文化向新街村延伸。”新街村退休教師、詩聯學會顧問宋治雨建言,“鄉村振興首先要文化先行。王英鎮是旅游鄉鎮,不能節假日才有文化氛圍,建議在景區增設些楹聯詩詞,將楹聯詩詞嵌入山水風光,通過‘文旅+楹聯’方式,讓游客既能賞景又能品文,實現物質精神雙豐收。”
此次座談會共有10位鄉賢參加,一共收集到了11條寶貴的建議,涉及環境衛生、美麗家園建設、產業發展、文化生活等方面。
孔祥鵬認真聽取了大家的發言,他表示,今天這個“圍爐話發展 聚議謀振興”座談會開得非常有意義,一年之計在于春,首先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馬上處理,對暫時不具備解決條件的問題制定好工作計劃。
座談會后,孔祥鵬與村民們一同參觀了大塘熊灣。新升級的瀝青路、新修建的籃球場、護坡、護欄、文化墻以及小三園等生態宜居的面貌已經初步呈現,展現了新街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取得的顯著成果。
此次座談會不僅為新街村的發展提供了寶貴建議,也為全鎮的美麗鄉村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王英鎮將繼續統籌資源、凝聚合力,在生態宜居、產業富民、文明鄉風等領域持續發力,繪就鄉村全面振興的嶄新畫卷。(記者 賀介飛 通訊員 衛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