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商品質量不過關,平臺推諉責任怎么辦?”“商家拒絕退換過期食品該如何應對?”……日前,面對陽新經濟開發區火車站社區居民的提問,法官陳潔結合《民法典》《電子商務法》,逐一給出法律對策。這是陽新縣3月份以來開展的一場法治課堂進社區活動的場景。
3月1日,陽新縣第二屆“營商環境日”系列活動在縣人民禮堂廣場拉開帷幕。作為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示范縣,陽新縣始終將法治化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此次活動是陽新法院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組織“向曉社”青年干警設立普法宣傳攤位,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為市民和企業送上春日法治暖陽。
法律錦囊解民憂
“簽訂合同如何規避霸王條款?”“遭遇違約該如何高效維權”……活動現場,率州法庭法官陳潔被群眾團團圍住。她結合近年來審理的合同糾紛典型案例,逐一拆解法律風險點,并將《民法典》合同編的抽象法條轉化為“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實務指南。
為提升普法趣味性,陽新法院特別設計漫畫版《民法典合同編指南》,以“圖文結合+問答互動”形式,生動呈現合同簽訂、履行、爭議解決的完整鏈條。
從事農產品貿易的企業負責人張先生表示:“手冊里的‘十大合同陷阱’案例太實用了!我們小企業最怕踩坑,這些知識能幫我們少走彎路。”
活動當天,普法攤位累計接待咨詢110余人次,發放《訴訟指引》《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手冊》等“法治禮包”60余份,覆蓋中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消費者等多類群體。
打造沉浸式法治課堂
“普法不僅是宣傳法律條文,更是通過司法實踐推動社會治理。我們希望通過面對面交流,讓群眾感受到法治的實用性和親和力。”陽新法院院長劉海軍認為,此次活動有效提升了市場主體的依法經營意識,同時為消費者維權開辟了便捷渠道。
該法院計劃將“流動普法攤位”延伸至工業園區和鄉鎮集市,并開通線上“法治云課堂”,實現普法宣傳“零距離”。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陽新法院聯合火車站社區開展“法護消費·共筑誠信”主題普法活動。不同于傳統的講座形式,此次活動以“案例教學+情景模擬+互動答疑”為主線,打造沉浸式法治課堂。
陳潔以近期熱點“直播帶貨虛假宣傳案”“健身房跑路維權案”為切入點,深入解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知情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等八大權益。特別針對老年群體剖析“保健品陷阱”“預付費套路”等常見騙局,并現場演示如何固定證據、撥打維權熱線、撰寫投訴書等實操技能。
鐵腕整治校園周邊環境
3月13日至14日,陽新縣檢察院聯合縣煙草專賣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教育局等部門,發起“守護未來”校園周邊禁煙專項整治行動。檢查組對城區中小學周邊的80余家商鋪進行“地毯式”排查,重點查處向未成年人售煙、無證經營、售賣煙卡等違法行為。
在陽新一中附近的便利店,執法人員發現商家未查驗身份證即向學生出售電子煙,當場扣押違規商品并處以行政處罰。行動中,共查處違規主體20家,行政拘留2人,針對電子煙網絡銷售亂象發出檢察建議1份,督促平臺下架相關商品300余件。
3月14日,陽新縣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辦公室干警周瑞芬走進陽新縣職教中心,為200余名學生開展“遠離煙草·青春不‘毒’行”主題宣講。活動打破照本宣科模式,通過自編自演情景劇《一支煙的代價》,還原青少年因好奇吸煙逐步接觸毒品的真實案例。現場還設置“法律知識闖關”“禁毒宣誓簽名”等環節,學生參與熱情高漲。
“原來電子煙也含尼古丁,危害不比傳統香煙小。”“容留他人吸毒竟然要坐牢”……學生們在互動中頻頻發出驚嘆。陽新縣職教中心校長劉偉表示:“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比單純說教更有感染力。”
陽新縣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辦公室負責人陳麗介紹,2024年以來,檢察機關以“司法+行政+學校+家庭”協同模式,推動未成年人保護訴源治理。一方面聯合教育局開設“家長法治課堂”,指導家庭監管責任;另一方面與煙草專賣局建立“定期巡查+隨機抽查”機制,對違規商家納入信用黑名單。此外,檢察院通過大數據篩查電子煙銷售線索,已推動相關部門關停違法網店12家。
推出精準普法三年行動
2024年,陽新縣把普法工作納入社會治理現代化總體規劃,推出精準普法三年行動。針對企業、消費者、青少年等不同群體,定制“法治菜單”:企業版涵蓋知識產權保護、勞資糾紛化解等課程;社區版聚焦防詐騙、物業糾紛等民生熱點;校園版融入禁毒、網絡安全等青少年成長議題。
陽新法院率先開發“法治陽新”小程序,集成在線咨詢、案例查詢、風險測評等功能。用戶輸入合同條款即可自動識別風險點,輸入消費糾紛關鍵詞可生成維權方案。目前,該程序已覆蓋5萬余人次,日均活躍用戶超2000人。
“普法不是一陣風,而是一場持久戰。”陽新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化“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推動普法與調解、執法、監督深度融合。同時,計劃在全縣建設10個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將法律知識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讓法治陽新成為一張亮麗名片。
從街頭巷尾的普法攤位,到校園社區的法治課堂,再到多部門聯動的專項整治,陽新縣以“法治+”思維破解社會治理難題,讓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群眾手中的“盾牌”與“指南針”。這場春日里的法治暖陽行動,照亮陽新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記者 賀介飛 通訊員 潘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