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訪民意,真心下基層。”如今在黃石港區蔚然成風。
自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黃石港區深刻把握“身入心到、全面精準、務求實效、主動及時”的要求,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堅持深入基層一線,竭力解民憂、真心辦實事,扎實有效地推動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穩穩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聚焦組織建設,“三張清單”一單一單銷號
“聚焦組織建設,是做好實踐活動的重要保證!”黃石港區委書記嚴榮勇認為。
全面打造堅強的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黃石港區建立“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一樓兩長——黨員中心戶”四級黨組織架構,因地制宜成立“雙文明委員會”“一家親”驛站等自治組織,健全黨員包樓聯戶、樓棟輪值管理等工作機制,全面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群眾自治組織為配套“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組織體系。
截至目前,全區共組建社區黨委33個、網格(小區)黨支部228個、樓棟黨小組987個、設立黨員中心戶1463個。
一座堡壘,一面旗幟。在完善基層黨組織體系的同時,該區充分發揮黨員下沉作用。以“雙報到、雙報告”工作制度為抓手,與重點項目建設、“雙千”活動、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相結合,向市場主體和群眾問需問策問效,使黨員干部下沉有序、下沉有方、下沉有效。
區“四大家”領導以上率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落實包保責任制,深入各自聯系點、分管行業系統、生產經營一線和居民家中問需問計,分類建立并領辦“三張清單”問題56個。
區委書記嚴榮勇以身作則,在調研走訪中,了解到黃石大道772號樓居民上下樓不方便,沒有晾曬區、活動區,走廊欄桿破損等問題,現場研究針對性措施,要求結合城市更新,解決居民需求。隨后連續2次實地到772號樓察看,對改造工作進行督導。
如今,772號樓除安裝了“爬樓機”外,還進行了外立面刷新、樓頂防漏、樓道刷白、樓內窗戶更換、下水管道更換等一系列改造項目,樓棟改造讓居民群眾幸福感提升。
截至9月底,黃石港區黨員干部下基層3399次,走訪重點企業174家,發現問題843個,其中民生問題699個,解決民生問題605個。
聚焦方式優化,暢通服務渠道
近日,天虹社區邀請“文明養寵群”養犬人士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室開展《黃石市養犬管理條例》知識宣講活動,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文明養犬意識,營造依法文明養犬的良好氛圍。
這是黃石港區念好聚、建、統、管“四字訣”,按照總體思路,發動形式多樣的社會組織,增強群眾自我管理、參與治理、提供服務的有效方式。
根據愛好聚一批,組建“文明養寵群”“綠植群”等興趣愛好團體,通過制定養狗公約、修建愛心苗圃等方式,既管理又引導,規范養狗行為,美化了社會環境。網羅小區“賢人”“能人”,組建家電維修志愿隊、小區法律顧問團、就業幫幫團等一批志愿服務團隊,主要是“發揮特長建一批”,無償為小區居民提供專業服務。
黃岡路商戶聯盟希望在該路商業街開展外擺經營活動。區長馮雨在深入調研中得知這一要求后,前往現場了解情況,決定在不影響行人通行、消防安全和不占用公共設施的前提下,合理規劃設置外擺點位,限定開放時間和時長,加大巡查力度和頻次,規范經營秩序,讓商家的愿望得以實現。
黃石港區組織小區商戶成立“鄰里商鋪聯盟”并逐一簽訂服務承諾書,以“組織聯盟統一批”的方式,整合涵蓋衣食住行的公益服務“大菜單”,建立“居民點單、商鋪接單”運行機制,形成“商家有營收、居民享優惠、創文齊參與”的良性循環。
另外,該區還圍繞項目建設、公益服務、活動開展等事項,實行“評價反饋管一批”的方式,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評價機制,組織各類群體參與、評價、反饋、運用共評機制,促進工作改進和管理規范。
到目前,該區累計組建家電維修、綠植養護、養犬自治、文明宣導、矛盾調解等社會組織208個,開展各類評價活動426次。
聚焦協商共治,全力推進資源、服務、平臺下沉
“資源下沉,是實踐活動的重要力量。”黃石港區委副書記柯春林認為。
9月21日,全市2023年度“同心聚力·共同締造”示范點評選結果公布,在全市35個“同心聚力·共同締造”星級示范點中,黃石港區有6個示范點獲評星級,這正是推進資源下沉結出的碩果。
該區通過組織搭臺、黨員帶動、網格促治、群眾當家四方聯動,有效推動資源、服務、平臺下沉。
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聚集效應。該區選聘10名統戰成員任職社區主任助理,先后成立“鐘樓煙火”美食餐飲聯盟自治管理委員會,創建“十個同心、幸福竹林”“楓葉紅”“軸心”“同心共筑紅色家園”“同心一家”“樂鄰圈”等6個統戰品牌,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三級人大代表參與共同締造行動560余人次,參與居民議事、意見征集等活動80余次,收集意見建議57件,經研究梳理交辦41件,深度參與和推進共同締造實事項目64個。
突出政治協商聚力。堅持協商在一線,建成一線協商工作站、議事室78個,開展協商活動540余次,提出意見建議1200多條,為民辦實事3100多件。
以“全科社工”升級版為載體,采用“室內+場外”靈活議事場所、“線上+線下”便捷議事方式,將服務陣地前移,設立“家門口辦公桌”,進一步明晰(社區)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清單、幫辦代辦事項清單,通過訴求信息庫和代辦服務項目庫雙向匹配,實現精準派單。
今年4月以來,全區網格員下沉網格入戶81951戶、收集問題5352個,綜合服務窗口收集3761個問題,網格員解決問題4717個,社區幫辦代辦5165件。
聚焦民生實事,“帶頭辦、主動辦、志愿辦”一辦到底
攀親結友訪貧戶,真心真意辦實事。
黃石港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立民生項目清單,實行“領導帶頭辦、部門主動辦、志愿服務辦”的工作機制,將“辦民生實事”進行到底。
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楊自強在走訪中了解到南極雪小區有部分樹木長期滴樹油,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居民反映較多。楊自強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修剪樹枝、移植樹木,很快解決了問題,居民群眾非常滿意。
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胡曉東在黃石港公安分局調研中,了解到非警務類矛盾糾紛對警力安排有較大影響,于是積極爭取非警務矛盾糾紛分流市級試點,探索出“分清邊界、分責受理、分級處置”非警務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模式,在全市推廣。
天虹社區居民有月嫂、保潔、做飯、照顧老人等需求,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余帝周會同社區黨委一起,積極引進心儀家政服務公司進駐,成立“心儀家政社區服務站”,打造“家門口”便捷家政服務。
對重點民生事項,該區落實區領導帶頭領辦,并明確辦結時限,不辦結不罷休。對需要職能部門辦理的事項,區直各部門走進基層,主動服務,及時協調解決問題。
“幸福食堂”建設是我市今年的民生實事,區民政局在充分調研后,結合社區養老服務,在全區新建6家社區“幸福食堂”,以滿足老年群體日常就餐需求。
電梯加裝是居民群眾盼望已久的實事好事,區住保局、區建設局等部門提前安排摸底,做好規劃設計,適時動工建設。目前,共審批通過249部,惠及居民4671戶,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以模范帶頭、積分兌換等形式調動居民、志愿者參與實踐活動積極性。目前,該區已建立青山湖社區“365志愿服務隊”等121支志愿服務隊,創立“自主認領志愿服務崗位責任制”,設立60多個志愿服務崗,近3.6萬余名志愿者以辦理微小民生實事映照文明之光。(記者?吳高斌?通訊員?殷細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