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新港碼頭
“數”說新港
400億元 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同比增長10.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總量的15.15%。
104.72億元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04.72億元,同比增長22.7%。
224億元 進出口總額達到224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38.5%,同比增長26%。
2630萬噸 港口貨物吞吐量2630萬噸。
(注:以上為2024年數據)
3月11日,新港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程艷民參加“奮進第一方陣建功支點建設·書記訪談”全媒體系列訪談中提出,新港園區將緊盯市委、市政府賦予園區的職責使命,奮進五港建設、拼力建功支點,加快建成黃石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
錨定建設總目標
問:全省“新春第一會”要求“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全市“新春第一會”提出“服務推動全省支點建設”,新港園區作為黃石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如何在黃石經濟總量沖刺3000億元的進程中抬升發展標桿,聚力支點建設?
答:新港園區將認真落實全省、全市“新春第一會”部署要求,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來,強化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桿、推進整體提升,推動全部工作向“支點建設”聚焦發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強擔當、更實作風奮進“五港”建設、拼力建功支點的征程上貢獻力量。
一是在高質量發展目標上,緊盯總量跨越和能級提升。
二是在高質量發展路徑和方向上,緊盯“五個著力、五個加快”,即著力構建港口經濟供應鏈體系,加快建成億噸樞紐港;著力高水平對外開放機制創新,加快建成百億貿易港;著力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加快建成千億產業港;著力高水平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成長江中游綠色港;著力港產城人一體化發展,加快建成現代化幸福港。
三是在著力高質量發展工作重點上,緊盯“四個拼力”,即拼力做大臨港經濟,全力以赴抓產業擴規模,確保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460億元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實現兩位數增長;拼力做強對外開放,全力以赴用好用活對外開放平臺,持續用好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一類口岸、自貿區、聯動創新發展區等金字招牌,大力推進對外開放,確保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280億元以上,綜保區完成進出口100億元以上;拼力提速項目建設,全力以赴抓投資穩增長,堅持項目為王,推動在建重點項目快建成,簽約項目快開工,謀劃項目快落地,用項目投資支撐發展提速;拼力做好片區開發,全力以赴加快港產城融合發展,圍繞人做好文章,強化城的功能配套,加快建設現代化港口新城。
搶抓產業新賽道
問:新港園區在服務推動全省支點建設大局中,如何發揮自身特色和比較優勢?
答:發揮自身特色和比較優勢,是在大局中找準定位的關鍵,新港園區要充分發揮好“七大優勢”。
一是政策機遇優勢。當前,長江經濟帶、武漢都市圈、武漢新城等重大機遇疊加交匯,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國家物流示范產業園、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家綜合保稅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黃石聯動創新發展區等國字招牌發展優勢顯著。
二是產業腹地優勢。從“園鎮合一”到“園鎮分開”,從“一鎮一區”到“一鎮兩區”,新港園區規劃面積從35平方公里到132平方公里,擁有開發建設用地空間46平方公里。
三是深水良港優勢。新港園區坐擁長江岸線14.8公里,常年平均水深7米,可保萬噸級船舶通行無阻,是長江中游鐵路進港、鐵水無縫銜接的多式聯運港口、長江中游最大單體港口,目前23個萬噸級泊位已建成運營,年貨物吞吐能力8000萬噸、集裝箱30萬標箱。
四是交通物流優勢。新港園區連接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的沿江快速路建成通車,轄區黃石大道、新港大道、海口湖大道等一批重大疏港通道項目建成通車,與蘄嘉、大廣、滬銀、福銀、杭瑞等國家高速公路對接,進入國家高速公路網。此外,新港園區同時擁有港口、鐵路、高速、空港、管廊,是名副其實的“五港聯動”。
五是對外開放優勢。新港園區擁有國家一類口岸,在全省率先開展跨境電商業務,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建成驗收并實現常態化運營,黃石棋盤洲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營,花湖機場城市貨站項目實體化運行,成功獲批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
六是臨港產業優勢。目前,港口物流、低碳冶金、新型建材、糧食加工等臨港產業呈鏈式集聚、集群化發展,連續3年被評為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
七是新城配套優勢。春湖公園、實驗小學、實驗中學、公立幼兒園、北方城等一批民生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日益完善。
續寫發展新故事
問:今年是湖北“加快建成支點”的開局之年、黃石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建設的“整體提升之年”,市委“新春第一會”提出“四個整體提升”的要求,新港園區將如何結合實際落實落地,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競進提質?
答: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也是新港園區奮進五港建設、拼力建功支點、加快建成黃石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建設的關鍵之年,新港園區將堅持“四個聚焦”,全力提升發展能級;堅持“兩個奮進”,全力提升發展速度;堅持“三個狠抓”,全力提升發展后勁。
聚焦產業發展,做大臨港經濟。依托港口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經濟,推動港口物流、大宗商品儲運、低碳冶金、糧食加工等主導產業集聚發展,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推動園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升園區經濟總量和競爭力;聚焦科創突破,做實創新賦能。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力爭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6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5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家以上;聚焦開放拓展,做強口岸經濟,充分發揮新港港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對外開放平臺作用,力爭園區進出口總額完成280億元,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20億元以上,推動黃石本土外貿企業業務引入凈增10家以上;聚焦配套服務,做優新城開發。堅持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為目標,統籌推進海口湖和春湖片區開發,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園區生活品質,推動以產聚人興城,加快建設現代化幸福港。
始終奮進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領先,通過加快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升級、擴大對外開放等措施,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始終奮進重點項目建設快推快建,堅持項目為王,扎實開展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年”行動,切實在推進重點項目招引、開工、建設、投產上下功夫,確保在建項目快建成、簽約項目快開工、謀劃項目快落地,以項目之快支撐發展之好,切實用項目投資支撐發展提速。全年計劃完成5000萬元以上項目入庫22個80億元,加快湖北優科、真如鐵、黎元科技等項目投產達效,力促新港重科、新港金屬加工產業園、匯能新材料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再加快。
狠抓改革激活力,不斷激發園區高質量發展活力;狠抓招商強支撐,聚焦港口物流、低碳冶金、保稅加工、綠色建材、糧食加工等主導產業招商方向,著力打造產業集聚、鏈式增長、輻射帶動強的特色產業集群,力爭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5個,簽約額240億元以上,新注冊億元以上項目31個;狠抓規劃謀長遠,搶抓黃石打造全省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試點機遇,加快布局建設智慧港口、智慧物流等新型基礎設施,推動園區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記者 魯冰兒/文
編輯:徐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