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黃石持續奮進全省第一方陣,加快推動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建設整體提升,服務推動全省支點建設的關鍵一年。牢牢把握省委提出的“黃石經濟總量沖刺3000億元”重要要求和市委提出的“四個整體提升”重點任務,黃石各地各部門如何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進一步強化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桿,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從3月5日開始,我市推出“奮進第一方陣 建功支點建設·書記訪談”全媒體系列訪談。
大冶城區俯瞰圖
“數”說大冶
突破900億元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首次突破900億元大關。
增長14%、13.5%、5.3% 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4%、13.5%、5.3%。
50強 中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中郡縣域經濟全國百強排名均首次進入50強。
第7位 全省營商環境排名上升至第7位,實現四年四進位。
連續11年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11年位居全省縣市首位。
(注:以上為2024年數據)
3月4日,大冶市委書記孫輒在參加“奮進第一方陣 建功支點建設·書記訪談”全媒體系列訪談中提出:大冶將沖刺千億市、聚力建支點,奮力當好黃石加快建成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主力軍。
聚焦支點建設 聚力五大攻堅
奮力當好主力軍
問:作為全國百強縣市、黃石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在黃石經濟總量沖刺3000億元的進程中,大冶將如何抬升發展標桿,聚力支點建設?
答:大冶將在黃石“經濟總量向3000億元邁進”的進程中挑大梁、當先鋒、作貢獻。具體體現在3個層面:
第一,沖刺千億市、聚力建支點。我們將認真落實省委提出的“推動千億縣擴容”要求,錨定目標、加速奔跑,力爭2025年全域GDP跨過千億、2028年本級GDP越過千億,為全省支點建設貢獻大冶力量。
第二,當好主力軍、建功增長極。我們將認真落實“六個更大力度”要求,勇挑大梁、勇立潮頭、勇爭一流,努力成為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建設的關鍵支撐。
第三,保持拼搶實、奮進五十強。我們將認真落實省委提出的“推動百強縣進位”要求,以“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努力在全省率先邁進全國縣域經濟五十強。
問:今年是湖北“加快建成支點”的開局之年、黃石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建設的“整體提升之年”,市委“新春第一會”提出“四個整體提升”的要求,大冶將如何結合實際落實落地,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競進提質?
答:我們的總體思路是:聚焦支點建設、聚力五大攻堅,全力以赴沖刺千億縣市,率先邁進全國縣域經濟五十強。
我們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謀劃推進科創引領工業振興、美麗大冶品質提升、文化創新融合發展、城鄉融合興業富民、優化升級營商環境“五大攻堅”行動,抬高底板、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在推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
重塑產業優勢 重振工業雄風
打造綠色智造強市
問:省委新春第一會提出,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產業倍增戰略,明確提出培育2—3個產值過千億的工業強縣。工業,是大冶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請問,作為湖北傳統工業強縣、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大冶有何打算?
答: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轉型升級,加快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工業產值突破千億。重點抓好四個“強化”。
一是強化創新驅動。研究出臺新“科技18條”,謀劃實施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大冶湖實驗室等十大創新平臺項目。聚焦大冶主導產業,加快建設氫燃料電池、高效節能換熱器等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提升產業競爭力。
二是強化“三線并進”。堅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合理布局“三線并進”,因地制宜構建“3+2+X”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重塑產業優勢,重振工業雄風,打造綠色智造強市。
三是強化項目支撐。加大工業投資特別是技改投資力度,堅持以重大項目為牽引,謀劃推進華鑫精品板材、新冶特鋼無縫鋼管技改升級等十大工業振興項目,加快推動長城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大美科技等33個增長點投產達效,確保新增產值100億元以上。
四是強化要素保障。我們將優化雙千服務,完善“企呼我應”閉環處辦工作機制,及時解決企業和項目融資、用地、用工等方面難題,推動項目加快建成達效、企業心無旁騖發展。
問:大冶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已經有了重大突破,請介紹一下進展情況。
答:長城汽車已落戶大冶并不斷發展壯大,據長城汽車最新消息,全新高山智駕3款車型將于3月中旬震撼上市,這也標志著大冶造長城汽車正式進入智能網聯時代。我們將乘勢而上,依托整車廠、長城汽車產業園,推動發動機、內外飾、輪轂等汽車產業鏈延伸,力爭全年總成下線3萬臺、產值突破100億元。大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未來可期,正在努力成為湖北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中活躍的生力軍。
問:近年來,大冶在全省縣域率先布局氫能產業,探索應用場景,取得了積極成效,請介紹一下進展情況。
答:氫能是大冶發展未來產業的主攻方向。2023年4月,綠電綠氫制儲加用一體化氫能礦場綜合建設項目落戶大冶,這是湖北省首個國家級清潔低碳氫能創新應用工程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4億元,含制氫工廠、氫能創新科技園等9個子項目。目前,該項目金湖姜橋制氫工廠、大冶東能源站等子項目即將建成投用,氫能公交即將投入運行,大冶湖高新區被納入首批省級氫能未來產業先導區培育名單,大冶正在從原材料工業基地向全國清潔能源低碳應用示范基地邁進,著力打造全國綠色低碳發展標桿。
打造營商環境“強磁場”推動文旅全產業鏈發展
以“拼搶實”作風干出新作為
問:大冶是礦冶文化名城、青銅文明圣地,大冶提升對外“軟實力”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我們加快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申遺,吹響申遺“集結號”,全力擦亮“世界礦冶文化名城、華夏青銅文明圣地”的金字招牌。我們還將大力實施文化創新融合發展攻堅行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刺繡、石雕、木雕、銅雕、古建非遺“五朵金花”在新時代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去年,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沼山古村桃鄉景區入選國家4A級景區,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加快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堅持文旅融合、體旅融合、商旅融合,推動文旅全產業鏈發展。
問:一流的營商環境,是地方發展的最大底氣。近年來,大冶百強持續進位,離不開一流營商環境的加持,大冶在優化環境方面具體有哪些措施?
答:今年我們把優化升級營商環境作為重點攻堅之一,聚力打造營商環境“強磁場”,以環境之“優”助推發展之“進”。一是全力打造一流政務環境。建成全省首個企業服務中心,推動涉企服務從“多頭分散”轉變為“一站集成”。我們將持續在建平臺、優服務、降成本、創品牌上綜合發力,推動政務服務向便利化、智慧化、增值化迭代升級,打造“冶好辦”服務品牌。二是全力打造一流生態環境。以美麗大冶品質提升攻堅行動為抓手,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因地制宜打造尹家湖“休閑客廳”、紅星湖“記憶客廳”、三里七湖“文化客廳”等。三是全力打造一流社會環境。深入開展“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企業幫扶活動,助推各類市場主體在大冶蓬勃發展,吸引更多企業來大冶投資興業。
記者 萬經煌 殷珂/文
編輯:徐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