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亮在制作湯包
“里面坐,要點什么”“您的兩籠湯包和蛋酒來了”……15日10時許,大智路挹江亭湯包店里三五熟客在吃早餐,老板姚亮一邊將包好的湯包擺上蒸籠,一邊熟練地給進店客人送餐、打包。蒸籠里的6只湯包冒著熱氣排在一起,面皮晶瑩剔透,肉餡若隱若現,看著甚是精致。
“這里人流量大,有很好的客源基礎?!币α琳f,平均一天要賣200籠左右的湯包和小籠包。
44歲的姚亮之前在團城山地區加盟了一家冒菜店,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生意一落千丈,他索性將店鋪轉讓出去。休整一段時間后,一次偶然機會,姚亮認識了曾擔任過挹江亭酒樓經理的楊齊田。
1978年,黃石挹江亭酒樓開始賣“挹江亭湯包”,前來品嘗的食客絡繹不絕。2003年,挹江亭酒樓關門歇業,但湯包的美味還停留在許多老黃石人的記憶中。
“作為土生土長的黃石人,能不能將這份情懷留住呢?”正琢磨從事餐飲行業的姚亮,決定向楊齊田取經,將“挹江亭湯包”傳承下去。
在楊齊田的悉心指導下,姚亮從一開始連面粉都不會發酵,再到親手制作出記憶中的美味湯包,付出了很多,他的手腕因為反復練習揉面而紅腫發炎,經常守在爐子邊熬皮凍而累得睡著了……直到楊齊田親口嘗了姚亮做的湯包并表示肯定,才允許他的店面掛上“挹江亭湯包”招牌。
姚亮介紹,皮凍的熬制過程極為繁瑣,需經幾十道工序,才讓一塊生豬皮脫胎換骨,成就湯包的傳統美味。
姚亮坦言,經營早餐店非常辛苦,尤其是做白案,凌晨2點半就要到店里燒水發面,調制餡料,再準備其他食材。因為有的客人上班時間很早,店里5點半左右就要開門迎客。
“盡管很累,但最開心的莫過于聽到客人說一句‘好吃’了。”姚亮笑著說,自己想一直守護好“挹江亭湯包”招牌,也希望通過一籠籠熱氣騰騰的包子給廣大客戶帶去一份溫暖的煙火氣。(記者?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