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百元一日聚”模式引發熱議。這一業態以人均百元的價格,為老年人提供兩餐、娛樂、社交等服務。
“百元一日聚”的本質,是對老年群體需求的精準捕捉。服務亮點在于,從只關注老年人基本生活,轉向滿足老年人對社交、娛樂、自我實現等高層次需求。例如,套餐制餐飲和免費棋牌室,為老年人提供高性價比的服務;組織的防詐講座、同學會等活動,滿足了老年人對情感聯結的精神需求。
站在商業角度看,活動確實能形成閉環:通過線上預訂鎖定客源,精準控制食材損耗;利用午晚餐間的閑置時段攤薄成本;以高復購率和口碑傳播降低獲客成本……這種策略,讓企業保持微利,讓老人享受實惠,形成“雙贏”。
這一模式的價值不止于商業創新,也在于社會價值,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傳統養老服務的空白。對于健康且有社交需求的老年人,日托中心側重照護,老年大學偏向學習,“一日聚”則創造了“輕養老”場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老年孤獨、重構社交網絡。這是銀發經濟待挖掘的部分——讓閑置資源對接真實需求,開辟新的消費增長點。
新業態的成長也面臨考驗。盡管“微利可持續”,但低價策略對供應鏈管理和運營效率的要求極高,一旦客源有波動,如何在低價的同時保證用戶體驗,是不小的考驗。其次,雖然企業目前承諾“不充卡”,但仍需警惕旅游、農產品銷售等衍生業務存在套路。
“百元一日聚”的啟示在于,洞察老年人真實需求,才是銀發經濟的正確打開方式。如此,企業在實現商業價值的同時,也將構建起有溫度的老年友好消費生態,銀發經濟也會有更多可能性。(謝飛君)
編輯:陳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