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4-10 返回
“雖說身正不怕影子斜,但被舉報后,難免承受一定心理壓力,現在終于可以放下包袱了。”近日,陽新縣干部邢某某獲澄清后感慨道。陽新縣紀委監委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著力打好“澄清正名、查處誣告陷害、容錯免責”組合拳,樹立“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的鮮明導向,營造有利于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在現實生活中,有極少數人,因私怨或自身要求未得到滿足,便誣告他人。別人出于好心幫助他們,他們卻反咬一口。這類人和事雖屬極少數個例,但其危害極大。其不僅破壞了公平正義,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還打擊了人們積極向善的熱情。這種現象必須予以堅決制止,否則,將會出現見義不敢為、見義不愿為、好事無人做的不良局面。
2014年央視春晚小品《扶不扶》結尾有這樣一句臺詞:“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這句臺詞意味深長,發人深省。不讓好人蒙冤,不讓做好事的人寒心,讓好人有好報,才能激勵更多人向善行善,從而使整個社會風清氣正。
要還原事情真相,讓做好事的人得到應有的回報,讓未犯錯的人不被冤枉,首先要求每個人為人要正直。自己不慎摔倒,別人扶起后,不能反誣是扶自己的人將自己撞倒。自己錢包丟失,別人好心拿著丟失的錢包在原地久等,拿到錢包后,不能反誣別人偷了自己的錢。其次,見證者要秉持公道。不能因怕惹麻煩而沉默不語或不說真話,也不能因偏袒關系親近的人而說違心話。要像小品《扶不扶》中的愛心人士那樣,憑良心、講公道,道出實情、說出真話,還原事實真相。當然,更需要相關部門機構,如陽新縣紀委監委一般,切實做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積極向善的社會環境。(黃東升)
編輯:陳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