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口腔清潔護理品牌“小鹿媽媽”前員工曝出,該公司存在“無固定午休時間”“禁止工位放置私人物品”“強制員工工位就餐”等問題,隨即“小鹿媽媽上班就像坐牢”“員工稱公司全天禁止用手機”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合肥市廬陽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對此表示,已經立案調查。
細讀新聞令人不勝感慨。當“上班如坐牢”的控訴與年營業額超十億的商業奇跡形成刺眼反差,小鹿媽媽事件猶如一柄鋒利的手術刀,剖開了資本狂飆時代職場生態的畸形斷面。這家占據牙線市場75%份額的企業,在標準化生產牙線的流水線旁,將勞動者異化為可替換的零件。全天手機禁令、工位就餐規定、勞動合同扣押與社保缺失,看似孤立的管理亂象背后,實則是資本邏輯對人性的系統性碾壓。
現代企業的管理術正滑向危險深淵。工位成為囚禁身心的鐵籠,私人物品被視作秩序破壞者,午休自由需要層層審批……這些披著“規范化”外衣的制度,實則是將科學管理推向極端的規訓暴力。在監控攝像頭與制度構建的“全景敞視監獄”中,勞動者不僅失去身體自由,更被剝奪情感寄托空間。企業用算法計算每分鐘的投入產出比,卻忽視尊嚴流失對組織的慢性腐蝕。客服部門“集體午休影響回復速度”的辯解,暴露出效率崇拜已異化為吞噬人性的怪獸。
某些企業更構建起制度化的法律規避策略。勞動合同單方扣押、空殼公司參保把戲、法人頻繁變更,這些精心設計的套路與流水線生產同樣“高效”。當勞動監察介入時,資本早已在制度夾縫中織就免責網絡。年營業額十億與參保人數為零的荒誕對比,揭露了資本擴張與勞動權益的嚴重失衡,企業突破法律底線追逐利潤,勞動者卻要為爭取午休自由賭上生計。
這場風波折射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管理失范,更是說明傳統的壓榨式管理已觸達時代天花板。流水線的牙線可以標準化生產,但流水線旁的人不是機器參數的集合體。資本能用監控制造整齊劃一的場景,卻無法用規章生產真正的創造力與歸屬感。
勞動監察立案只是起點。真正的破局需要重新構建全社會的勞動契約倫理,就是企業必須停止將員工視為財務報表上的成本項。因為管理制度不該是束縛人性的鎖鏈,而應成為激發潛能的平臺。當勞動者用腳投票、社交媒體賦予弱勢群體擴音器,那些依靠規訓與壓榨維系的模式,終將在陽光下顯露出反人性的本質。任何成功企業的地基,都不該由人的尊嚴碎片澆筑而成。
(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