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清晨5時10分許,滿載著450名游客的河南賞花專列緩緩停靠在黃石火車站。他們將以黃石為首站,開啟為期一周的賞花之旅。
河南賞花景點多,“花都”洛陽牡丹聞名天下,游客為何來黃石賞花?答案藏在黃石獨特的自然稟賦與硬實力之中。黃石坐擁襟江懷湖之利,得享北緯30°黃金氣候帶,適合花卉生長。另外,自然環境優美,產業完備,交通便利,景區設施齊全,能為游客提供優質的賞花體驗。于是,每至花期,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浪漫多姿的櫻花競相綻放。無論是城市公園,還是鄉村田壟,本地與外地賞花者絡繹不絕,場面頗為壯觀。
長期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都市人,對爛漫多姿的花朵有著與生俱來的喜愛。春日賞花恰好滿足了人們親近自然、舒緩身心的迫切需求。隨著“賞花熱”的興起,“賞花經濟”應運而生,成為文旅產業的一抹亮色。游客在賞花之余,還會在餐飲、住宿、交通等方面產生消費,便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不得不說,青綠有山,粉緋有櫻的黃石,“賞花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這正好與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政府工作任務之首完美契合。而“賞花經濟”作為文旅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成為地方促進消費的重要抓手。
從春天出發,以“一朵花”為起點,做好“一朵花”的文章,是黃石突破季節性限制、實現“賞花經濟”持續繁榮的重要途徑,也將為黃石加快建成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服務推動全省支點建設提供堅實生態支撐。
做好“一朵花”的文章,努力營造新場景,全面激發消費活力?!百p花經濟”始于花,又不局限于花。如今,游客對春日賞花的渴望已超越了單純的走走看看,他們追尋的是一種更加多元化和沉浸式的休閑享受。發展“賞花經濟”不能簡單地“靠花吃花”,而是要因地制宜制定賞花經濟發展規劃,避免盲目跟風和同質化競爭,探索沉浸式、互動式、參與式消費模式。比如可以通過現代聲光電技術,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娛樂體驗產品,讓游客停留時間更長,讓消費潛力得到充分挖掘。企業和農戶注重提升花卉品質和服務質量,引進優良花卉品種,延長花期,拓展“賞花經濟”產業鏈,發展花卉深加工產業,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
做好“一朵花”的文章,做強“賞花+”產業鏈,全力打造文旅IP。去年以來,黃石大力拓展省外市場,推出系列引客入黃政策,并策劃了“千車萬人游黃石”暨“這里的春天最美麗”賞花活動。這些舉措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人關注黃石,提升了黃石文旅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未來,還可以通過創新“賞花+人文”“賞花+體育”“賞花+時尚”等模式,延伸拓展產業鏈,推動多產業融合發展,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賞花經濟”的路子。以“賞花”為核心,整合露營體驗、主題市集、場景化零售、戶外運動及夜間休閑等多元業態,做大做強“賞花+”產業鏈,構建“賞花經濟”的立體化消費矩陣,打造叫得響的文旅IP。
沒有一朵花一開始就是花,也沒有一朵花到最后仍然是花。正如花朵的綻放需要時間與養分,黃石的“賞花經濟”將在不斷創新中,迎來更加絢麗的未來。(涂明)
編輯:陳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