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在則,男,1953年生,黃石市陽新縣龍港鎮壢上村六組村民,1969年11月應征入伍,197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4月光榮退役,曾參加過抗美援老防空作戰。黃石市陽新縣獅子山離舒在則家約1公里,安葬著中共鄂東南特委書記吳致民和多名紅軍將士的忠骨,2005年他偶然發現這處老烈士陵園,義務打掃16載,自費修葺烈士紀念碑,緬懷跨越時空的革命戰友。舒在則獲得“黃石楷模(好人)”、“黃石市新時代共產黨員楷?!?、“黃石市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模范退役軍人”等榮譽稱號。
少年懷志入軍營 退伍歸來續榮光
舒在則16歲應征入伍,參與抗美援老防空作戰,1970年,他隨部隊開赴湄公河前線修路筑橋,在那里,曾與死神擦肩而過。當兵7年,他受連級嘉獎2次,連續三年被評為營級“五好戰士”,之后隨部隊北上參與鞍鋼建設。
1976年退伍,他始終以一個軍人和共產黨員的身份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能在危難之時顯身手,奮不顧身地沖入火場;疫情期間挺身而出,加入到抗疫隊伍;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開荒植樹百余畝,誓把荒山變青山。
守陵護墓十余載 熱血初心從不改
2005年夏天的一次晨練,舒在則爬到獅子山頂,扒開一人多高的茅草,偶然看見一座紀念碑。細讀碑文,驚訝地發現這里是修建于1981年的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17人。撫摸斑駁的碑文,舒在則心緒難平:“我和他們一樣經歷過戰爭,是跨越時空的革命戰友。他們為革命獻出了生命,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就應該捍衛他們的尊嚴。”一條毛巾、一桿鋤頭、一把掃帚,成為舒在則的標配,十六年如一日堅持打掃衛生、割草、栽花、清潔墓碑,志愿挑起為紅軍烈士掃墓的重任。
舒在則不僅是義務守墓人,也是當地的“活雷鋒”。從1979年遷居到鎮上來,他多次參與鎮上滅火。2017年,看到鄰居老陳家失火,他第一個沖過去救下驚慌失措的媽媽和兩個孩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主動擔當,測溫、守卡口、發放消毒液、代買藥,“哪里需要哪里搬”,40多天連軸轉,他所在的壢上村成為龍港鎮少有的無疫村。
“我將繼續為社會主義建設著想,初心不改,始終如一,永守先烈軍魂?!豹{子山上宣傳欄上寫著舒在則老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