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的心理工作者
在黃石,在湖師,有這樣一位平凡的心理健康老師,她教齡不長,但卻保守著數千名學生不能言說的秘密,成為那些孤寂心靈最值得信任的依靠;她熱愛生命,但卻總是和難以茍活的孩子討論生命的意義,為站在生死邊緣的孩子找尋活下去的力量;她身材弱小,卻總是滿腔熱情投身社會公益,為在凄風苦雨中的弱勢群體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她言語不多,卻被新華每日電訊獨家專訪,講述疫期心理援助的感人故事。這就是她——湖北師范大學的荊玉梅。
投身愛的事業,是愛崗敬業的楷模
“因為愛所以愛”,作為一名心理助人者,一名中共黨員,荊玉梅堅持不忘初心,13年的堅守,3000余個夜晚的守護,2000余學生的悲喜,500余場的講座,30余間辦公室的籌建,1000余篇微信推文,1個省級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的立項……這些數字構成了一串特殊的符號,見證了她的努力和堅守。尤其是近些年,面對著越來越棘手的問題個案,荊玉梅耐心細致排解求助者心理陰霾。她常說:“能夠為別人負重前行,說明被需要,被信任,辛苦也值得”。
堅持專業干預,是守護生命的衛士
選擇傷人或自殺的學生常常見諸報端。為了守護生命安全,學校的24小時危機干預熱線一直隨身攜帶,半夜三更接危機電話是常有的事,1周連發十幾起危機事件也不鮮見,還有幾起驚心動魄的談判故事。一個夏天的傍晚,有學生打算投湖自盡,讓她趕緊到現場并和學生“談判”,面對情緒激動就快堅持不下去的學生,她迅速平復自己緊張的心情,在對話中覺察學生的需求,最后用專業和智慧讓學生平靜下來并成功解救,而懷孕3個月的她卻因勞累過度被送去醫院保胎。類似的危機個案不勝枚舉,少說也有400多起。
鑒于她多年的實踐經驗,近幾年,黃石市中小學生自殺危機干預的現場也常常看到荊老師的身影。“快去聯系一下荊老師,她在我們的處置會更專業”,這是一些中小學校領導的共識。
彰顯博愛奉獻 ,是服務社會的先鋒
面對民眾心理服務需求增多的現狀,她主動深入社區、鄉村、企業開展心理科普200余場,連續多年開展“夜伴輕音”留守兒童心理
關愛、孤殘兒童心理幫扶等項目,志愿接聽市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參與黃石中小學各類突發事件心理危機援助30余場。2015年6月,在震驚全國的監利“東方之星”沉船事件發生后,她被省政府選派作為心理援助專家趕赴現場。她的工作贏得了遇難者家屬及救援指揮部的稱贊。被省教育廳通報表揚,獲贈了“師德仁厚、大愛無疆”的錦旗。
在疫情爆發及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她第一時間沖上了心理援助最前端。第一批加入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專家服務隊,并主動負責黃石市12355青少年心理熱線的24小時接聽工作。連續工作2年不下線,7*24的堅守,為需要的人送去關愛,累計心理疏導1200余人次。另外,堅持科普宣傳,參與湖省《公眾心理防疫自助手冊》的撰寫,多次在新華社、學習強國平臺、湖北日報等媒體發聲。2020年2月,新華社每日電訊對她進行獨家專訪并全文刊發,閱讀量超過百萬。
秉持學術之心,是科學工作的智者?
她堅持做好學術研究,近年來,主持教育部項目1項,省級項目7項,市級項目7項,校級項目10余項,指導學生完成國家級、省級大創項目2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20余篇。2項國家級優秀成果獎,3項省級心理健康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