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春,男,1972年生,黃石雄鷹應急救援隊隊長。他自費230余萬元,義務從事應急工作6年。在他的帶領下,黃石雄鷹應急救援隊從幾人發展到385人,積極參與國內、省內公益救援及各類應急保障活動400多次,志愿服務時長7萬多小時,受益人數60多萬人,成為一支作風過硬、業務精湛、聲譽良好的民間公益應急救援隊伍。近年來,劉道春曾榮獲湖北省慈善總會抗疫先進個人、黃石市第八屆道德模范、“黃石楷模(好人)”、黃石最美志愿者、黃石市團市委先進志愿者。
滔滔洪水中搏浪救人,疫情肆虐時挺身而出,慘烈事故現場奮力搜救……每一次讓常人望而生畏的時候,他都沖在前面。“都是血肉之軀,誰不怕死?但總要有人站出來吧!”每逢危險,劉道春總是選擇“站出來”。
自2015年組建黃石雄鷹應急救援隊走上公益救援的道路,這些年,劉道春手機從來沒關過, 24小時待命。有人走失,有人溺水,某地突發災害……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哪里需要救援,只要一個求助電話,劉道春就會帶著 “雄鷹”隊員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競賽。7年間,他們志愿服務時長達到8萬多小時,應急服務受益人數60多萬人。參與各類應急救援400多次。
從劉道春建隊堅持做公益性救援至今,他個人已投入資金80多萬元,各種救援專業設備價值130余萬元。
2016年,蘄春流石流13人遇難,劉道春帶隊搜尋四天;
2017年,他帶著“雄鷹”隊員們參與了武漢南湖洪水人員轉運、荊門屈家嶺洪水人員轉運、三合鎮洪水人員轉運、黃梅洪水人員轉運等近一個月;
2019年,青海玉樹雪災,他帶隊馳援,一去就是12天;
2020年,他逆行到武漢,投身疫情防控,轉運防疫物資近兩個月;
2021年,十堰燃氣爆炸帶隊緊急馳援參與搜救工作;7月河南特大水災,9天時間里,他率領27名精英隊員攜帶專業水域救援裝備第一時間緊急趕往河南,足跡遍及鄭州、新鄉、輝縣、獲嘉、衛輝,輾轉近千里,救援次數達200余次,營救被困群眾1400余人,轉運救援物資30噸,開展防疫消毒28000多平方米面積。
2022年3月28日,接市110指揮中心通報,兩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在父子山景區進行攀巖滑降時因操不當墜崖。情況十分緊急,雄鷹應急救援隊長劉道春同志組織17名隊員攜帶專業搜救器材第一時間趕往事發地展開救援工作,隊員依靠鐮刀開路經過兩個小時艱難的前行,到達了傷者墜崖地點,在對傷者進行救護處理后采用接力傳遞的方式用人力順利將受傷者轉移到救護車,整場救援行動持續近8小時。
6月19日半夜11時,救援隊剛結束為期3天的水上救援訓練,接市公安局通報,大冶某水庫有小轎車落水需要救援打撈。隊長劉道春顧不上休息,立即組織8名隊員趕赴現場。憑借專業的救援能力得到現場總指揮的授權,由雄鷹救援隊接管現場指揮救援。隊長立即指揮調度實施救援,一方面命令水上作業組開展水上作業,另一方面安排消防通知吊車到指定位置待命,從找到并固定出事車輛位置到打撈出水上岸用時僅36分鐘,順利完成打撈任務。專業的水域救援能力得到了市局領導及家屬的高度肯定。
雄鷹救援隊和黃石市110聯動,“雄鷹”承擔了黃石水域95%的搜救工作,救援工作中也有遺憾,僅今年以來就有好幾起淹亡打撈,劉道春說:“相形于山地救援,每次做水域救援心里都沉甸甸的,見證了太多悲劇,也變得更加敬畏生命”。
各種的救援任務幾乎天都有,而且大部分救援任務都是在深夜,通常是白天黑夜連軸轉,沒有節假日。有人問:到底圖什么?他的回答是“不忘助人為樂的初心、牢記有需必達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