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賢媳婦”肖合意:十八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婆婆
肖合意,女,1969年10月生,陽新縣龍港鎮(zhèn)汪家垅村農(nóng)民。1992年,新婚不到三年的丈夫因車禍離世。痛失愛子的婆婆悲痛欲絕,精神失常,身體每況愈下。2005年,婆婆中風(fēng),癱瘓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面對這個多災(zāi)多難的家庭,肖合意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顧婆婆和撫養(yǎng)幼子的重?fù)?dān),用純潔的愛心,十八年如一日地照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婆婆。她的賢孝事跡被鄉(xiāng)鄰傳為美談,她用自己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2023年,肖合意被評為黃石市第八屆道德模范。
突遭不幸,她撐起一片天
20歲那年肖合意結(jié)婚,3年后肖合意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可原本幸福的生活場景,卻被突如其來的車禍打破,他的丈夫不幸離世,這對于原本要靠丈夫外出掙錢養(yǎng)著家的家庭來說,無異于天塌了下來。
肖合意的公婆因接受不了這突然的現(xiàn)實打擊,整日以淚洗面,精神低落,身體日漸消瘦。“當(dāng)時,公公婆婆身體都不好,3個小姑子,最大的剛成年,最小的才5歲,我的兩個小孩,大的1歲多,小的才五個月。”肖合意回憶。
失去了家中的頂梁柱,肖合意一時之間也接受不了,也瀕臨崩潰。那一年,肖合意才23歲,好心的婆婆勸她重新找個人家開始新的生活。可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兩位愁容滿面的老人,肖合意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我走了,他們怎么活啊?”
肖合意下定決心照顧好公公婆婆和自己的兩個孩子。
從此,以前最怕的挑水、挑糞、挑稻草等重活,都成了她的日常生活,肖合意既要照顧老人和小孩,還要種植農(nóng)業(yè)補貼家用,用堅強的毅力和純潔的愛心撐起家庭的一片天。
她用一點一滴的言行書寫著“孝”和“愛”
隨著小姑子和兩個兒子一天天長大,家里的負(fù)擔(dān)越來越重。公公婆婆勸她找個人分擔(dān)下,還請人給她說媒,肖合意幾次拒絕,后來拗不過,勉強同意了。
但重新組合家庭肖合意有一個條件:男方必須要來自己家,幫著照顧公婆、小姑子和自己的小孩。經(jīng)村里嬸嬸們撮合,同村另一個灣子的村民成后龍被肖合意的孝行感動,走進了她的生活。
1997年,兩人結(jié)婚,先后生下一女一兒。婚后,成后龍承擔(dān)了家里的重活累活,肖合意則專心照顧老人和小孩,生活開始好轉(zhuǎn)。幾年后,公公因病去世。2004年,婆婆突發(fā)中風(fēng),癱瘓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31年來,肖合意始終事無巨細(xì)地悉心照顧著婆婆的生活起居,每天給她喂飯、喂水、洗臉、洗腳、換洗衣服、洗被褥、端屎倒尿……
如今,肖合意每天給婆婆穿的干干凈凈的,屋里潔凈整齊,聞不到一點異味。雖然婆婆不能正常與人交流,但精神狀態(tài)還不錯,見人也是樂呵呵的,這都要歸功于肖合意十八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
提起肖合意,周圍鄰居都贊不絕口:她比男人還能干,比親生女兒還孝順;這幾十年,她悉心照顧婆婆,是全村婦女的榜樣……
肖合意十八年如一日孝敬婆婆的孝老愛親事跡也在全市傳為了佳話。她用一點一滴的言行書寫著“孝”和“愛”,詮釋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闡釋平凡人的真善美。